中国果品种植种植结构单一 矛盾显着
2015-07-08 11:06:54 评论:0 点击:
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,总收获面积和产量以及多种水果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,但是中国并非水果贸易强国。2012年我国水果产量为24056万吨,2013年为24135万吨,增长率达到0.3%。
行业分析师指出:果品产业是我国种植业中的第三大产业,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,但种植结构单一增加了市场风险,而从具体品种看,种植结构单一的矛盾也非常显着。以梨为例,目前我国梨产业品种不合理有三个表现:一是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,前者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总体的95%以上;二是品种熟期结构搭配不合理,砀山酥梨、金花梨等晚熟品种栽培偏多,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/3;三是品种单一,砀山酥梨、鸭梨、雪花、金花一直是四大晚熟当家品种,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国的2/3。
种植结构单一造成了两方面的风险:一是水果成熟期过于集中,极易造成产量过剩,导致市场销售压力大,果农叫苦连天,政府疲于奔命,且容易因果贱伤农而引发社会矛盾。二是放大了加工能力滞后的矛盾。
水果商品化处理是水果采收后的再加工再增值过程,包括挑选、分级、清洗、打蜡、催熟、包装等环节,可.大限度地保持其营养成分、新鲜程序并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,延长其贮藏寿命,实现优质优价,获得.大的经济效益。
近些年来中国水果品后商品化处理虽有较大改进,但仍有很大差距。一些果农和经销商的商品意识不强,处理设施落后,包装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,同时在贮藏保鲜环节也相当滞后。以苹果为例,先进国家苹果贮藏能力一般在总产量的60%以上,贮藏方式以气调贮藏和恒温贮藏为主,采后商品化处理几乎为100%,苹果采摘后到上市销售全程冷链控制。而我国苹果贮藏能力仅为总产量的20%左右,商品化处理率不足5%。
商品化处理等加工能力滞后反过来又放大了种植结构失衡的矛盾,同时也不利于中国水果提升附加值。专家认为,商品化处理是促进果品营销,提高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,但我国水果产业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,这样水果不仅容易腐烂,而且由于外观质量差,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,价格难已得到有效提升。
行业分析师指出:果品产业是我国种植业中的第三大产业,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,但种植结构单一增加了市场风险,而从具体品种看,种植结构单一的矛盾也非常显着。以梨为例,目前我国梨产业品种不合理有三个表现:一是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,前者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总体的95%以上;二是品种熟期结构搭配不合理,砀山酥梨、金花梨等晚熟品种栽培偏多,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/3;三是品种单一,砀山酥梨、鸭梨、雪花、金花一直是四大晚熟当家品种,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国的2/3。
种植结构单一造成了两方面的风险:一是水果成熟期过于集中,极易造成产量过剩,导致市场销售压力大,果农叫苦连天,政府疲于奔命,且容易因果贱伤农而引发社会矛盾。二是放大了加工能力滞后的矛盾。
水果商品化处理是水果采收后的再加工再增值过程,包括挑选、分级、清洗、打蜡、催熟、包装等环节,可.大限度地保持其营养成分、新鲜程序并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,延长其贮藏寿命,实现优质优价,获得.大的经济效益。
近些年来中国水果品后商品化处理虽有较大改进,但仍有很大差距。一些果农和经销商的商品意识不强,处理设施落后,包装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,同时在贮藏保鲜环节也相当滞后。以苹果为例,先进国家苹果贮藏能力一般在总产量的60%以上,贮藏方式以气调贮藏和恒温贮藏为主,采后商品化处理几乎为100%,苹果采摘后到上市销售全程冷链控制。而我国苹果贮藏能力仅为总产量的20%左右,商品化处理率不足5%。
商品化处理等加工能力滞后反过来又放大了种植结构失衡的矛盾,同时也不利于中国水果提升附加值。专家认为,商品化处理是促进果品营销,提高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,但我国水果产业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,这样水果不仅容易腐烂,而且由于外观质量差,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,价格难已得到有效提升。
上一篇:河北石家庄市蔬菜瓜果品质不断提升
下一篇:美国各产区所有苹果品种获出口中国